<menuitem id="kwndp"></menuitem>
        <strong id="kwndp"></strong>

        <u id="kwndp"><optgroup id="kwndp"></optgroup></u>

        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中國新聞周刊】有限開閘:中國轉基因糧食作物正式邁入商業化

          2023年12月25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一則公告,引發關注。據該公告,國內85家企業農作物種子的生產經營許可證被批準發放,其中,包括37個轉基因玉米品種和10個轉基因大豆品種,涉及26家企業。這是國內首批獲得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此外,還包括兩家企業的4種轉基因棉花品種。

        轉基因大豆在田間成熟期的豆莢。圖/圖蟲創意
        轉基因大豆在田間成熟期的豆莢。圖/圖蟲創意

          生產經營許可證是轉基因種子邁向市場的最后一道關卡。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北京工商大學教授羅云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發放具有里程碑意義,意味著中國轉基因飼用、食用農作物正式邁入商業化時代。2023年可以看作是中國轉基因飼用、食用農作物商業化的元年。預計未來會是小跨步往前走,不太可能一下子完全放開轉基因種子的銷售。

          “目前還未開始銷售”

          “公司剛拿到證,正在逐層報備,對接相關流程。未來一個月內應該可以開始銷售,但具體銷售方式,現在還沒有收到明確通知或安排?,F在一切都在等待農業農村部的通知?!?023年12月28日,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亞種業)工作人員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目前還沒有兩種轉基因玉米品種的現貨,可以公開銷售時,公司會在官網上通知。東亞種業生產的兩個轉基因玉米品種,此次拿到了生產經營許可證。兩個月之前,東亞種業的這兩個轉基因玉米品種通過初審。

          除了東亞種業,獲批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種的26家企業中,涉及登海種業、大北農等多家上市公司,還包括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如隆平高科子公司北京聯創種業有限公司、先正達子公司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種公司)。其中,中種公司此次4個轉基因玉米品種和5個轉基因大豆品種獲批;大北農及其旗下多家企業的5個轉基因大豆、4個轉基因玉米品種,共計9個品種獲批;隆平高科子公司北京聯創種業的6個轉基因玉米品種獲批。

          想要實現轉基因產品的商業化,并不容易。2023年5月,農業農村部科教司發文指出,國內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分階段安全評價管理制度,按過程分為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申請安全證書5個階段。研發單位向農業農村部提出申請,經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安全性評價合格并審批后,才能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劉耀光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從最初的實驗到最后獲得安全證書,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要花好幾年。

          “拿到安全證書以后,還要進行種子審定,通過了才能拿到經營許可證,進行商業化銷售?!绷_云波表示,轉基因作物的安全評價和管理方法方面,國內已經較為成熟。只是一直在等在一個合適的時機,開啟轉基因飼用、食用農作物的產業化。2023年10月17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公示中,一共包括37種轉基因玉米和14種轉基因大豆,此次獲批經營許可證的品種均囊括在內。

          轉基因,即科學家利用工程技術將一種生物的一個或多個基因轉移到另外一種生物體內,從而讓后一種生物獲得新的性狀。劉耀光表示,轉基因作物中用到的外源基因都是之前經過大量實驗驗證過的基因,并非新基因。

          在此次轉基因大豆玉米獲批之前,中國只有抗蟲轉基因棉花和抗病毒木瓜實現產業化生產。北京大學教授、現代農學院院長劉春明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對現代農業來說,包括轉基因技術在內的生物技術對于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減少農民勞動力投入、減少化學農藥施用起到重大作用。這次生產經營許可證獲批前,在農業農村部的部署下,國內已在多地開展了兩年多的轉基因玉米大豆試點推廣工作。

          2021年,國家開始啟動轉基因玉米大豆產業化試點工作,在科研試驗田開展。次年,試點范圍擴展到內蒙古、云南的農戶大田。2023年,試點范圍進一步又擴展到河北、內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個省份20個縣,并在甘肅開展制種。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負責人2023年8月接受采訪時稱,試點區域的轉基因玉米大豆的抗蟲、耐除草劑兩個性狀表現突出,對鱗翅目害蟲的防治效果超過90%,除草效果超95%;轉基因玉米、大豆可增產5.6%~11.6%。

          早在2014年,國內便啟動轉基因技術產業化發展“三步走”戰略,即從“非食用”的棉花作物到“間接食用”的油用和飼用作物,再到“直接食用”的糧食作物,逐漸實現產業化的發展目標。劉春明表示,在推進過程中,要加強科普教育,讓大家逐漸了解生物技術產品。當然,所推廣的生物技術產品必須符合安全標準,確保農產品安全。

          有限制的開閘

          2022年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指出,種子生產經營是指種植、采收、清選、包裝、貯藏、銷售及進出口等活動。依據農業農村部公告,此次獲批轉基因玉米、大豆生產經營許可證的26家企業,生產經營方式均為生產、加工、包裝、批發、零售。多位受訪者表示,此次生產經營許可證發放意味著國內首批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可以合法進入市場,農戶也能通過市場購買種子。

          但放開的同時,也伴隨著限制。對轉基因玉米大豆作物來說,無論是生產、種植還是銷售流通環節,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據前述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公告,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是國內轉基因玉米品種的主要種子生產基地。26家獲批企業中,24家從事轉基因玉米品種研發的企業,種子生產基地都位于此。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是國內轉基因大豆品種的主要種子生產基地。

          10月17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審定資料顯示,東亞種業獲批的兩個轉基因玉米品種,分別被建議種植在包括吉林、遼寧、內蒙古、天津等地的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區,以及東華北區域和包括河南、山東、河北保定等地的黃淮海夏玉米區。此外,該資料還提到,實際種植區域還應符合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化有關安排?!艾F在也要看這些地方,是否已經做好接受公司轉基因玉米品種入駐的準備?!鼻笆鰱|亞種業工作人員稱。

          該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轉基因產品和普通玉米品種有差異,屬于定點銷售產品。這類產品不會像普通產品那樣,誰想買就能買得到。比如,2022年,在產業化試點開展銷售時,公司此次獲批的兩個品種的生產、加工、發貨時間,以及發貨區域等信息都要向農業農村部及時報備,2022年試點的銷量較少?!?022年,公司在內蒙下轄的通遼市和赤峰市的試點銷售,每一袋轉基因玉米品種都登記到戶,還需要登記購買者的身份證號?!?/p>

          據前述審定資料,此次獲批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的性狀聚焦于抗蟲和抗除草劑。在劉耀光看來,現在是有限制的開閘,當前對這兩個性狀的需求比較迫切。如果不是這兩種現狀,就無法資格進入審定環節。國內也有企業嘗試過其他性狀的品種研發,但企業不指望能拿到安全證書,所以一般做到中間試驗就不了了之。

          未來有望逐步放開

          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研發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生產和消費國。據農業農村部2023年8月公布的數據,近年來,美國每年種植轉基因作物11億畝左右,占其耕地面積的40%以上。美國生產的50%左右的大豆和80%以上的玉米都在其國內消費。歐盟每年進口大量轉基因農產品,主要是大豆、玉米、油菜、甜菜和其加工品。日本、韓國也都大量進口大豆、玉米、油菜籽等轉基因農產品。

          在劉春明看來,目前,主要推廣的抗蟲和抗除草劑兩種性狀,在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和印度等國早已實現商業化應用。中國的生物技術起步很早,但是商業化應用方面滯后,處于跟隨狀態。比如,在國外廣泛應用且初始專利已過期的蘇云金桿菌Bt基因近兩年才剛開始在國內的玉米和大豆試點推廣。

          Bt蛋白是一種可以特異抑制鱗翅目昆蟲消化的原毒素蛋白,能作用于鱗翅目害蟲腸道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干擾害蟲腸道消化功能。人類、畜禽和甚至其他科目昆蟲胃腸細胞沒有結合這種蛋白的“特異性受體”,所以消化不被影響。

          2016~2020年期間,劉春明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當時他前往玉米實驗基地考察時發現,玉米果穗在被鱗翅目昆蟲玉米螟啃咬后,不僅會導致糧食減產,還會引發黃曲霉菌感染。

          劉春明回憶,他到一些玉米地考察時注意到,很多農戶種植的玉米在被昆蟲咬食后長滿黃曲霉菌。他表示,在湖南、江西、廣西一帶比較濕熱地區,這種現象更加嚴重,由此引發的毒素污染問題對民眾健康危害很大。而攜帶Bt基因的玉米輔助較低的植保措施,玉米螟就可以得到控制,感染黃曲霉毒素的概率也會低很多。

          轉基因技術研發在國內并未缺席,上世紀80年代,國內已開始部署。2022年11月,發表在《生物技術通報》上的一項研究提到,2008年國內啟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以來,國內在基因挖掘、遺傳轉化、品種培育、安全評價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在充分評價安全性、有效性基礎上,一批轉基因品種依法獲得安全證書。

          “雖是跟隨國外,但國內的轉基因技術水平沒有太落后?!眲⒋好髡f,國內轉基因棉花已經推廣得非常成功,有相當大面積的棉花都攜帶Bt基因,這使得棉花生產過程中,農藥使用量大幅度降低,也控制了鱗翅目害蟲棉鈴蟲大面積傳播對棉花的破壞。據農業部2023年8月數據,上世紀90年代,國內開始推進轉基因抗蟲棉產業化應用,目前國產抗蟲棉市場份額已達99%。

          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萬建民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后的第二轉基因研發大國,實現了從局部創新到“自主基因、自主技術、自主品種”的整體跨越,為轉基因產業化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皬拈L遠看,未來國內逐漸有條件放開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是必然趨勢?!绷_云波表示,轉基因技術的應用能提高國內糧食安全性,環境安全以及人們的營養健康。

          “中國的生物技術起步比較早,但產品進入市場的腳步很慢?!眲⒋好骰貞?,上世紀90年代,企業的生物技術研發積極性非常高,很多企業都在轉基因農作物研發領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因為周期太長,看不到預期回報,很多企業最終選擇放棄。

          劉春明表示,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種推廣剛剛啟動,仍面臨很多挑戰,比如品種產量、抗逆性、抗倒伏、耐高溫、耐低溫等問題。在他看來,政策穩步放開的同時,更多企業會加大投入,提升其品種的綜合水平。

          中國是糧食消費大國,目前,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大量依賴進口。前述發表在《生物技術通報》上的研究提到,近年來,隨著人們在肉蛋奶消費的增加,油脂和飼料糧需求不斷增加,中國大豆和玉米等主要飼料作物的進口呈現持續增加態勢,進口的大豆和玉米主要均是轉基因產品。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國內進口玉米數量為2218萬噸,進口大豆數量為8963萬噸,小麥、大麥、稻谷及大米、高粱合計進口2843萬噸,合計約1.4億噸?!皩嶋H上轉基因農產品早已進入國內食物鏈?!眲⒋好髡劦?,在龐大的進口糧食中,大豆和玉米一般都攜帶轉基因,而目前國內每年自產糧食總量在6.5億噸左右。

          前述《生物技術通報》的研究提到,中國國產玉米和進口玉米總供給中有60%左右用作飼料,其余主要用作深加工、直接食用等,而進口的轉基因玉米主要用作飼料;中國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總供給中80%以上作為油料用作加工食用油,副產品豆粕作為蛋白飼料供畜牧業使用。國產大豆單產低、總產量比較小,主要用作豆腐、豆芽等直接食用。

          在劉春明看來,食用國外生產的轉基因產品,而限制國內生物技術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是非常不合理的選擇,會極大影響國內農業科技企業的信心和科學家研發熱情,最終在生物技術領域受制于人,影響國家糧食安全?!耙嵘龂鴥壬锛夹g企業的品牌價值,才能在糧食生產和食品安全方面有更多自主權?!彼f。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欧美一级特黄大片色视频,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menuitem id="kwndp"></menuitem>
              <strong id="kwndp"></strong>

              <u id="kwndp"><optgroup id="kwndp"></optgroup></u>